具體介紹下在塑料件加工過程中常會遇到哪些故障
在塑料件加工中,經常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塑料加工故障,這些故障在塑料機械行業中用什麽樣的術語表達越為準確,下麵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一下塑料加工故障的術語。
1、欠注:在
塑料件加工中,由於型腔填充不滿,導致塑件外形殘缺不完整的現象。
2、溢料飛邊:加工過程中,溢入模具合模麵縫隙間並留存在塑件上的剩餘料。
3、熔接痕:產品表麵的一種線狀痕跡,是由注射或擠出中若幹股流料在漠具中分流匯合,熔料在界麵處未全熔合,彼此不能熔接為一體,造成熔合印跡,影響塑件的外觀質量及力學性能。
4、波流痕:由於熔料在模具型腔中的不適當流動,導致塑件表而產生年輪狀、螺旋狀或雲霧狀的波形凹凸不平的缺陷。
5、表麵混濁:指產品表麵產生有空隙的裂縫及由此形成的破損。由於長時間或反複施加低於塑料力學性能的應力而引起塑件外部或內部產生裂紋的現象稱為應力開裂;由於塑件在特定溫度下經受特定時間的恒定負荷作用而突然完一全破裂的現象稱為應力破裂;某些熱塑性期件過度暴露在較高溫度下發生的裂紋及破裂稱為熱應力開裂。
6、壓裂:指透過表麵覆蓋的樹脂層可以看見層壓塑料較外麵的一層或幾層加強材料中所具有的裂紋。
7、皺裂:層壓塑料表麵產生破裂和分開的一種缺陷。
8、皺折:塑料件加工過程中,塑件表麵一層或多層出現折痕或皺紋的外觀缺陷。
9、龜裂及白化:產品表麵產生的比較顯然的微細裂紋稱為龜裂,與龜裂相似的霜狀微細裂紋稱為白化,龜裂和白化都是沒有裂隙的微細裂紋。當塑件暴露在某種化學品環境或處於應力條件下時,就會產生環境應力龜裂。
10、銀絲紋:產品表麵沿料流方向產生的針狀銀白色如霜一般的細紋。
11、條紋:產品表麵或裏麵存在的線狀條紋缺陷。
12、斑紋:由於色料分散或混合不好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產品表麵產生雲母片狀的暗斑缺陷。
13、桔皮紋:產品表麵產生的如桔皮般凹凸不平的外觀缺陷。
14、泡孔條紋:指在泡沫塑料中,與其固有泡孔結構區別很大的泡孔層。
15、黑點:在產品成型過程中,熔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過熱分解,導致塑件表麵產生黑色的碳化點。
16、白點或亮點:在透明或半透明塑料薄膜、片材或塑件內存在未良好塑化的顆粒,用光透射時便可見到白色的粒點,這種粒點稱為“魚眼”。如果材料是不透明或有色時,這種粒點稱為白點或亮點。
17、麻點:產品表麵出現的規則或不規則的小陷坑,通常其深度與寬度大致相同。
18、填料斑:塑件中由於木粉或石棉等填料的存在所造成的顯然斑痕。
19、暗斑:顯現在以織物為基材的層壓板結構中的暗色汙點。
20、燒焦及糊斑:塑料件加工過程中,高溫高壓成型條件下,熔料由於過熱分解而碳化,碳化的焦料摻混在熔料中,在塑件表麵及裏麵形成斑痕的缺陷。
21、氣泡:在充模過程中,如果熔料內殘留大量氣體,或模腔中的空氣未全排淨,使得塑件成型後裏麵形成體積較小或成串孔隙的缺陷。
22、真空泡或暗泡:產品在加工冷卻固化時,由於內外的冷卻速度不同,有時外層表麵已冷卻固化,但裏麵仍處於熱熔狀態,一旦中心部位冷卻收縮時,塑件裏麵就會產生真空孔洞,這類孔洞一般稱為真空泡或暗泡,亦稱縮孔。
23、針孔:塑料片材或薄膜中存在的針眼大小的透孔缺陷。
24、癟泡:泡沫塑料在製造過程中由於泡孔結構受到破壞所造成的局部密度增加的缺陷。
25、凹陷及縮癟:產品在工冷卻過程中,由於表層先冷卻固化,裏麵或壁厚的部位後冷卻固化,使得體積收縮時,內外的收縮速度不一樣,塑件表層受到裏麵的拉伸形成凹陷,產生淺坑或陷窩。